关于机制砂的一些实践经验技巧及其他使用方法

发布日期:2022-09-10     文章来源:    

随着资源与环境的日益趋紧,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可逆,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的全国超过80多条大大小小重点河道的治理,天然河砂已经成为稀缺资源。机制砂因选用的矿石、岩石来源不一样,加上配套的机械破碎,机械筛分、混合等等工艺不一样,直接影响到机制砂的形状,石粉含量、级配等等,带来对混凝土制备的重大影响。本文结合一线的实践经验技巧,分享下机制砂使用的心得体会。

  应用经验技巧

  1、机制砂和天然河砂、山砂、甚至水洗砂的混合使用。

  根据各地的机制砂,可以结合地区,购入部分天然砂、山砂、水洗砂进行混合使用。使用前实验室要对各个砂的来源作全面的物理,甚至化学的检测,重点包括级配、(细)粒度分配、压碎指标,甚至碳酸盐、硫酸盐的各自检测,掌握了第一手的数据,结合砂的产地、来源,可以配成不同比例进行使用。例如,机制砂和天然河砂、水洗砂,可以按40%:30%:30%重量比进行复配,达到低的空隙率,达到好的和易性级配等等。这些基础的数据,甚至试配数据,强度数据等,可以指导我们降低成本,提高不同类型的资源利用率。

  2、机制砂的源头生产问题

  中国资源广阔分布地区不一样,制砂的原材料例如岩石、尾矿等等不一样,制砂设备沿用之前传统的矿山磨碎机械,由于岩质不一样,客观上造成成品的机制砂针、片状多,级配相当不合理。矿山企业或机制砂企业为了“物尽其用榨干吃净”,许多企业把碎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皮、石粉,甚至不够硬度指标的下脚料等等,全部混合到“机制砂”中,人为造成了下游把控的困难,直接反应到混凝土需水量大,针对大型混凝土用砂企业,建议试验人员或技术总管不定期走访上游制砂企业,供需双方就制砂工艺,制砂原料,成本砂的品控等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沟通,交流。互联互通,形成产业链的良性发展,有利于双方有针对性地提高工效,确保质量,降低成本。

  3、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外加剂的复配技巧

  在生产机制砂过程中,由于矿石来源不一样,不可避免会带进石粉、泥粉,加上矿山破碎机械、筛分、混合机械等方面原因,成品机制砂,产生粒径小于75Um(200目)的颗粒,是石粉或泥粉、非活性颗粒等等混合物是不可避免的,含量的多少决定下游配制混凝土的品质。而砂的级配,粒度不合理,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。以下重点针对机制砂级配、含泥、石粉三大问题,从外加剂的复配技术上进行协调解决。

  标签:机制砂